当前位置:辞海知识 |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周荐:在171个新词语的背后 |
时间:2024-6-13 14:35:21 浏览量:250 |
周荐简历 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南开大学,1982年留校任教。现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教于西藏大学、韩国朝鲜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多年。现任南开大学词汇学与词典学研究中心主任。从2003年11月起,被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任命为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语标委”)委员、全国语标委汉语语汇分标委主任委员等职,近年来主持“新词语”项目。 新闻背景 前不久,教育部在其网站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并就报告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报告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奔奔族、梨花体、晒客、房奴等收录其中。报告指出,中国语言生活和谐健康,语言文字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171条汉语新词语在媒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南开大学的周荐教授作为这项工作的主持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部分新词语注释 半糖夫妻【注】源于S.H.E.的歌曲《半糖主义》。半糖夫妻,是指两人经济独立、定期不定期分居生活的夫妻。 裸考【注】在高考中什么加分都没有、仅凭考试成绩的人。 2时歇业令【注】《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八条规定:“每日凌晨2时至上午8时,娱乐场所不得营业。”这就是所谓2时歇业令。 1977年10月20日晚上8点,周荐一生也忘不了那个时刻。那时候,年轻的周荐还是个知识青年,那一刻,这个年轻的知识青年正在蓟县的挖河工地上,他突然听到村里的大喇叭里传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则新闻:全国高考恢复了。周荐终于盼到挖河结束,跑回村里的院子,推开门一看,院里空无一人,只剩下鸡鸭,这时他才知道,当时别的知青都已经请假回津复习功课,只剩下一个人看场,就是他自己。就这样,他白天在大院里复习功课,晚上就伏在看场的地铺上就着小小的煤油灯继续读自己心爱的书,直到睡着,直到书本掉落在地上。经过这样的努力,终于,周荐接到了南大的录取通知书。每每说到青少年时期的这段曲折经历,周荐都颇为动情,似乎只有他自己才会清楚,他的勤奋,他的惜时,他的韧性,都是从哪里来的。语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聊起来是这样,但是要做到严谨而又系统的研究,却又显得过于枯燥。然而从周荐身上关于语言学方面众多的学术身份与众多的荣誉上,可以看出来,他是怎样一点点地把这些枯燥化解为生动、有趣与系统化,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这些枯燥与有趣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繁复的、有意味的生活。 新报:在领导研制“新词语”的过程中,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周荐: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关于新词语的提取。因为我们这次研制工作采取的是“手工加机器”的方法,就是先手工记录然后用电脑筛选的办法,虽较以往全手工操作便捷许多,但研制技术手段还是稍显落后的。我们想,如果语言研究能够利用中文信息处理的新技术,语言工作者和电脑专家联起手来建立更加先进的新词语监测体系,可能会使我们的新词语研制工作更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加精密化科学化。 新报:关于“新词语”,大家还有一个问题比较好奇,就是你们到底从哪里找到的这些语言? 周荐:我们搜罗的原始语言称为语料,这些语料主要来源于媒体,我们关注的作为主要语料来源的纸质媒体有包括《每日新报》在内的三十多种报刊,还有《新京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等,网络媒体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网易、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基本涵盖了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媒体。 新报:那么搜获工作具体是怎样进行的呢?就是每天上网看报吗? 周荐: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简单的工作。从2006年5月立项开始,课题组成员每天花费大量时间仔细阅读各种来源语料,将有新词语语感的词语记录下来,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考察其出现年代和使用频率。到今年7月,课题组共获词千余条,然后又请专家审定出2006年度新词新语新义300余条,接下来,利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动态语料库进行验证,又请十余位词汇学和词典编纂专家审定,涤除出一些品相稍差的词语,最后得到了这171条。正如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所言,这171条新词语,凝聚着几十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智慧,利用了语料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研究手段,绝非“妙手偶得”,实为审慎之作。 新报:这171条新词语被媒体报道了以后,我注意到了一些评论,有人觉得大多数新词语都看不懂,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周荐:其实这很正常。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时代,新词语从产生到传播开来一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有些词语可能还没来得及传播开来就半路“夭折”了。而如今新词语的产生与传播几乎是“即时”的,一个新词儿往往一夜之间就可以通过网络传遍大江南北。但是,由于不同的人群接触的媒体不同,那些专业性较强或者适应面较窄的,还没有来得及广泛深入到公众日常生活中的新词语,即便是专家学者和资深媒体人也不见得能够了解它的意义。再加上我们此次由于篇幅、时间等原因,被选入的171条新词语未附释义和例句,大家理解起来就更有些困难了。 新报:大家的第一感觉是这些新词语应该多数来源于网络,那么网络新词语在其中占的比例是多少呢? 周荐:此次发布的新词语可谓千姿百态,有带字母的,如“M型社会”,有带阿拉伯数字的,如“2时歇业令”,还有戏谑而生的,如“剩女”等等,这就是语言价值观多元化、个性化的表现。发达的网络给新词语的创制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当然也有一些是为提高“点击率”而出奇以制胜,创制的新词语难免会有些不易接受,但这就是社会语言生活的真实形态。你看“学术超男”“裸考”“半糖夫妻”这些新词语创造得多么形象生动。现在大多数纸质媒体都有网络版,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互相转载、相互交融,网络的概念就比较宽泛了。在我们发布的171条新词语中,个性化比较强的占有相当的比重,但纯粹用于网络的新词语并不多。 新报:那可不可以这么认为:这些“新词语”都是些正在流行,或将要流行起来的词语? 周荐:我认为有些可能会继续、频繁地被人们使用,比如“房奴”这个词的生命力应该很强,当然前提条件是房价还居高不下。另外有些词语就可能不会稳定地用于大众的语言生活中,逐渐地自行消退,成为历史词语。但这种“不稳定性”恰恰是新词语的一个本质特点。如果我们不能在它们消失之前把它们抢救性地像拍照片一样记录下来,会失去一份弥足珍贵的语言历史记录。这也是我们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新报:也有人怀疑这项工作能不能坚持做下去? 周荐:我们承担的“新词语编年本”项目是5年项目,从2006年到2010年。我想随着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完善,新词语搜索记录的手段也会更加先进,这项工作一定会继续下去而且会越做越好。 新报:我觉得我们生活中出现的新词语有很多,你们公布的这171个新词语是不是太少了? 周荐:我们生活中每年产生出来的新词语当然远不止171条。事实上我们搜集到的2006年度的新词语也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将在稍后出版的《2006汉语新词语》词典中亮相。词典可以较为尽情地展示学者的学术观点和理念,在词条的把握上可以容许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而《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则是代表国家向全世界发布的,在词条的把握上审慎、严格一些是完全应该的。 对新词语感兴趣的读者 可用E-mail联系新词语课题组: xinciyu@gmail.com 采访手记 在周老师那里见到了几本小册子,那是一些十几年前出版的新词语记录,我随手打开了一本1992年的,因为我对那一年有特殊的好感,那是我考上大学的一年。我翻着那本薄薄的册子,里面曾经熟悉的一些词汇把我迅速地拽回了当年,想不到15年以后,会在这样的一种情景里温习着当年的口语。除了和周老师聊那些正在被全社会咀嚼的“新词语”,我们聊得更多的,还是那些一去不返的青春岁月。有时候,正是记忆中的沧桑在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向前走,同时又总忍不住偷偷地回头。我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偷偷回头的欲望,这些“新词语”也才有了它的历史价值,因为它勾勒的是生活——我们现在的生活。 15年以后,会不会再有一个人,一边翻阅着2006年的“新词语”小册子,一边动感情地说:那一年,我印象特别深。如果真有那句话,对于周老师和他的十几位助手的辛苦工作,就是最好的报偿。 |
>> 友情链接 |
北京环保lims系统 翻译网址导航 星辰影院 音响灯光品牌 教育资讯网 mxc fmd芯片代理 无锡纯铁 吉林AAA信用等级 投资移民 北京车牌中介公司 虚拟手机号 成都物流公司 知识付费 出国留学 tiktok中文叫什么 跨境导航 菜谱网 认证机构排名 古德英汉词典网 今尧CCRC 山西三体系认证 星辰影院 笑话 创业 职场 |
汉语词典 - 中文辞海 |
声明:中文辞海网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本站内容仅供大家学习汉语词汇时进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