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汇:
当前位置:辞海知识
朗朗和琅琅的区别
时间:2023-9-20 13:01:11   浏览量:88

请看这句:“清晨,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该句里有错别字吗?有些校对新人认为有,认为应把“朗朗”改为“琅琅”。我认为这是没必要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朗”的解释第2条:〔朗朗〕lǎnglǎng①象声词,形容清晰响亮的声音:书声~丨笑语~。”显然,“朗朗”是用来形容读书声的象声词。关于“琅琅”的解释第3条:“〔琅琅〕lángláng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两相比较不难看出,两个词词义虽有差别,但其相一致处是:象声词,形容响亮的读书声音。查《新华字典》,对两词的解释也是如此。因此,“朗朗的读书声”与“琅琅的读书声”是同义的。? 其实,“朗朗”作为象声词,古已有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就有“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见《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的诗句。? 应当注意的是,“琅”与“朗”的读音不同,前者读láng,后者读lǎng,应分辨清楚。 “朗朗”与“琅琅” 《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11月北京第16次印刷)第644页在解释“书声琅琅”时写到“见‘书声朗朗’”。在解释“书声朗朗”时写到:“形容读书的声音清脆响亮。《镜花缘》二三回:‘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也作‘书声琅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从这解释中可以得出一点:“朗朗”与“琅琅”相同。实际上,“朗朗”与“琅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 一、读音不同 朗,读lǎng;琅,读láng。 二、词义不同 “朗”从月,良声,形声字。基本意思是“光线充足,明亮”,为“晴朗”“朗明”。“朗朗”的意思即由此而来,亦即“明亮”,如“朗朗乾坤”“朗朗星光”便是;又形容声音清晰响亮,如“朗读”“朗诵”“笑语朗朗”“朗朗上口”等。 “琅”从玉,良声,形声字。琅是一种像珠子的玉石,又称“琅玕\”。“琅琅”,原是“金石相击的声音”,进而引申为“响亮的读书声”,如“琅琅书声”“书声琅琅”等。 三、用法不同 “朗朗”是形容词,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性状;“琅琅”是拟声词,只是拟声而已。 可见,“朗朗”与“琅琅”是不能互用的,“朗朗”只适用于声音响亮的语境中,而“琅琅”不仅声音响亮并且明显的带有悦耳动听的喜爱成分,成语词典中的说法是不够严谨的。 ?????附: 朗朗(lǎng?lǎng),《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象声词,形容清晰响亮的声音”,并举短语“书声朗朗”作为证据。其实,“朗朗”不是象声词,而是叠音形容词。 《汉语大字典·月部》:“朗,响亮。”并引《文选》所载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为例:“凝思幽岩,朗咏长川。”唐李善为之作注说:“朗,犹清澈也。”现代作家胡也频《光明在我们前面》亦有:“‘你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朗声地说。”单音节词“朗”无疑是一个形容词;双音节词“朗朗”也不过是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汉语大词典》收有“朗朗”一词,释义为:“形容声音清晰响亮。”并引唐韩愈《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茅盾《子夜》亦有:“那位青年的声音朗朗地在纷呶的诅骂中响了起来。”上述两部辞书都没有把“朗”和“朗朗”作象声词处理。 真正的象声词应该是“琅琅”才对。《现汉》把读音相近而词性不同的两个词混淆起来了。 琅琅(lǎng?lǎng),《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琅”的本义为形状像珠的美玉或美石。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有“礧石相击,琅琅磕磕”。琅琅,就是金石相撞击发出来的声音。《辞海》未收“朗朗”,却收录有“琅琅”一词,释义更为直截了当:“清朗响亮的声音。如:书声琅琅。”并引清袁枚《祭妹文》:“闻两童子音琅琅然。”《汉语大词典》“琅琅”条目下面,注释也相当明确:“象声词。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并引赵光荣《里湖纪游》“天风一以吹,戛玉音琅琅”为例。 所以说,真正形象生动模拟读书声音的应为“琅琅”,“朗朗”不是象声词。

 >> 友情链接
古汉字 翻译网址导航 手机游戏下载 351电影网 TESOL官网 墨韵古诗网 传奇脚本库 fmd芯片代理 无锡纯铁 吉林AAA信用等级 虚拟手机号 成都物流公司 丝摩网 墨家SEO研究院 音响灯光品牌 亲子鉴定中心 创业创意项目计划书 NBA直播 币安官网下载 郴州男科医院 CBA直播 滕州男科医院 北京京牌租赁中介 币安下载 挂机方案计划 职场 太原网站建设公司 今尧CCRC 古德英汉词典网 风能电缆  观明天气网

汉语词典 - 中文辞海
声明:中文辞海网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本站内容仅供大家学习汉语词汇时进行参考。